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术引航 共话成长”朱光有院长、陈宁生教授与研究生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24-3-1 17:26 被访问

(通讯员 李帅臻)2月29日下午4时,第三十二期“我与教授面对面”专场座谈会在石油科技大楼C201会议室召开,院长朱光有教授、陈宁生教授与20名毕业年级研究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学工办主任王红桥老师主持。

座谈会上,朱光有教授首先介绍学院新学年冲刺“双一流”的奋斗目标,为同学们鼓劲,其次讲述自己从本科期间利用假期做挑战杯课题,到勘探院做博士后,一步步走上学术道路的经历。他勉励同学们即便不是名校出身,但把勤学作为信条,坐得住板凳,看得下文献,跟好导师、进大团队,也能出好成果,有好发展。

同学们在互动中积极发问,朱教授就“目前形势下,工作与读博如何抉择、地质专业的就业去向、博士科研方向的选择、实验室建设”等问题,从抓住求学关键期,志存高远、把握当前世界能源格局、紧盯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等角度一一作出解答,并指出学院正优化人才的“引育用留”、计划通过签约合作实验室等方式,提升天游官网的人才培养平台,希望同学们与学院共同努力接“大项目”、出“大成果”、拿“大奖励”。

之后,陈宁生教授真诚的分享了自己“选择长大的五个理由”,并分享了带研究生到泥石流灾害现场取样、发SCI论文的过程,希望大家抓住机遇留院建设,在学校“爬坡”的关键期争项目、出成果、做贡献。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现阶段困惑,如“不擅长科研写作、对读博的年龄焦虑、博士毕业去向”等问题,陈教授耐心鼓励大家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专业,把志向和目光放长远,将实现个人价值作为学业与职业规划与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让青春和智慧在科研事业中闪光。

最后,王老师在总结中嘱咐在座同学把学院的殷切期望传递给更多学生,把专业学精、学深,向更高的学术领域迈进,像两位教授一样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地质QX211班的孟庆昊同学表示,被朱院长所说的科研人30%的时间在图书馆,剩下的70%在实验室所打动,充分领略到两位教授扎实做学问、踏实搞科研的学者风范,心中更加涌动起地科人的使命感。

个人简介:

朱光有

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前寒武纪等方面研究工作。天游8线路注册检测中心学科杰出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发明协会会士,中国石油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入选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斯坦福大学)、2022年度科技人物“影响力科学家”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集团重大项目等,在ESR、GSA Bulletin、AAPG Bulletin、OG、CG、AG、GR、PR、3P、EPC、Fuel、E&F、Science Advances、Geology、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主流刊物发表论文380余篇(第一作者180篇),SCI收录170篇(第一作者100篇);引用17000余次。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发明专利68件。制订国标、行标和团标12件。

陈宁生

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领域中的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灾害研究工作。天游8线路注册检测中心学科杰出人才、昆仑英才杰出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应急管理部应急减灾专家、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灾害防治首席科学家。曾获四川省劳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21中科院“年度感动人物”提名、2022年度中国十大“最美地理科技工作者”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4个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5项,主持完成我国樟木滑坡、天山天池泥石流、西昌邛海山洪泥石流、汶川地震都汶高速泥石流、YX水电等10多项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完成了尼泊尔科西河和巴基斯坦印度河等跨界河流等区域国际合作项目6项,在干旱促进滑坡泥石流灾害理论与预测,滑坡群蝶驱动机制,分级多指标泥石流预警技术等理论方面取得显著创新成果,在泥石流勘查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天游线路检测中心,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学路特一号,邮编430100?

院办公室:027-69111650(传真) 党总支办公室:027-69111530 院学生事务办公室:027-69111203